用改革催化创新热情 打造科研管理“梦之队”
用改革催化创新热情 打造科研管理“梦之队”
——在中国科学院机关改革动员会上的讲话
白春礼
2013年5月10日
同志们:
这次院机关改革动员会,标志着我院机关科研管理改革工作的全面正式启动。对于这次改革,院党组始终高度重视。在去年冬季党组扩大会和年初院工作会上,我都代表院党组对深化科研管理改革工作进行了强调和部署,党组还专门成立了由李志刚、邓麦村、潘教峰与李和风同志牵头的机关改革工作小组。几个月以来,经征求意见,反复酝酿、讨论并完善,充分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凝聚着集体的智慧。
刚才,邓麦村宣布了院党组议定的改革方案,我宣读了院领导分工,詹文龙宣布了各局领导班子的组成名单,各项推进工作也将有条不紊地进行。改革孕育新机遇,同时预示新挑战。
一、统一思想,深刻认识机关科研管理改革的重要意义
“如将不尽,与古为新。”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创新发展已经成为成就中国梦的重要推动力,也是我们每位科技工作者肩负的光荣使命。创新不光是科技创新,更包括管理创新、模式创新。我们要建设“四个一流”的中国科学院,但我们之前比较强调“一流的成果和一流的人才”,对于“一流的管理和一流的效益”关注还不够。如何用一流的管理产出一流的效益?如何用一流的管理为创造一流的成果,培养一流的人才提供重要支撑?根本在于走改革之路。两会期间,党中央国务院全面启动了新一轮的政府职能转变和大部制改革,中央有关领导同志也一直强调我院要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新要求,不断完善体制机制,适应当代科技交叉融合协同发展以及重大成果产出和转化应用的新要求。着力建设符合“三位一体”中科院要求的组织管理体系,着力建设符合先导专项、“一三五”规划实施要求的组织管理体系,全面推进“创新2020”跨越式发展,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要改革课题。
作为国立科研机构,当前我院有104个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学部、2所大学,形成了以自然科学为主的完备学科体系,每个组成单元独具特色、各有优势,这为我们强化协同创新、促进学科间交叉融合提供了先天条件。但目前我们业务管理部门既有按照学科的模式,又有按照工作性质的模式来设置,基础和高技术主要依据工作性质特点,生物和资环则依据学科类别,职能交叉,条块分割现象比较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制约了各研究单元的协同合作,从管理方式上制约了突破研究所壁障,突破学科界限的努力,难以发挥我院跨所、跨学科统筹布局集中协同攻关的优势。我在今年2月28日通过院长信箱向各研究所负责同志们征求关于我院发展定位和目标的意见时,有同志指出:“目前机关除了综合管理部门外,专业局的管理方式依然是按条块式划分,不利于发挥科学院的整体优势,解决多学科综合性重大问题。目前所有项目(包括先导专项)都是按大的学科来安排。例如有的研究项目,仅仅靠地质、大气、环境的学科可能有局限,如果加入化学、物理、生物、工程等方面的力量,也许更容易突破。”前不久,国际知名地球化学家、三亚深海所学术指导委员会主任丁抗教授来找我,谈到深海探测本身就是一个需要多学科配合协同的工作,其中深潜技术属于高技术领域,在海底进行生物多样性研究和发现新物种的研究所需的基因测序技术又属于生物领域,研究海底地质构造又涉及资环领域,然而深海所属于高技术口管理,难以协调并有效集成院内研究优势。另外,把研究所按条块划分给业务局管理,把经费切块分配给各业务局,必然会带来经费分配、项目组织等方面的管理权限和利益性考量。这些情况和现象引起了院党组的重视和深入思考。打破思维定式,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正是这次实施改革的根本出发点。新的机关各业务局将以工作性质特点设置,围绕基础前沿与学科建设、科技应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重大任务组织与管理来开展,其中每个处室的设置则依据学科类别,做到了两者兼顾的矩阵式管理模式,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我院建制化特点和集团军作战的优势。上述三个业务局工作性质不同、管理方式不同、评价方式不同,应分别建立评价体系。业务局的工作均应覆盖全院研究机构和教育机构。
以上述考虑为出发点,这次改革将以实现科学、协同、规范、高效的机关管理为目标,着力理顺关系,按照科技创新活动规律优化管理职能配置,坚持一件事一个部门负责,减少职能交叉,解决制约科技创新活动交叉协同、跨越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着力强化协同,促进研究所、学部和教育机构的融合与一体化发展,促进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有机衔接,推动产出更多重大成果、杰出思想和一流人才。着力提高效能,简政放权,改变机关切块管理研究所的做法,减少机关对研究所具体事务的管理,机关管理工作面向全院所有研究所,提高机关工作的战略性、科学性、协调性和执行力。
这次改革还减少了局处级岗位的设置和机关编制,取消了以前超编的非实职局级领导序列,按照中组部的要求规范了干部管理。
二、机关各部门、广大干部职工对我院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更是深化机制改革的先行者
院机关是全院科研管理的枢纽,为全院创新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从1949年我院成立之日起,院机关就一直承担着全面管理协调全院事务,服务院属单位,统一对外联络协调的重要职责。机关的工作条件并不是很好。我1996年来院部工作,当时还在高能所借房办公,在座的一些老同志曾经历过那个阶段。在院机关这个大家庭里,在全院一盘棋这个原则下,大家齐心协力,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服务基层,服务广大科研人员,不辞辛苦、兢兢业业。从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到超级计算机再到今天的大亚湾中微子振荡、量子反常霍尔效应、量子通信以及近期科学有效应对四川芦山强烈地震、H7N9禽流感等国家急难险重任务等,我院为服务国家造福人民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近期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刘延东副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对我院2012年所取得的工作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一致认为科学院立足国家队战略定位,支持国家重大科技工程、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加强原创性研究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突破和成果,人才培养、智库建设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这是对我们的巨大鼓舞和鞭策。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我院广大科研人员不懈努力、持续攻关的结果,其中当然也包括每位科研管理人员的辛勤劳动、无私奉献。在此,我谨代表院党组向你们和在机关工作过的同志们表示感谢!大家辛苦了!
院机关是全院行政管理的中枢,应当在深化我院科技改革中继续发挥排头兵作用。根据去年统计,我院职工6.9万人,专业技术人员5万人,将近1万多人全部或部分参与管理工作,占比将近五分之一。改革需要有勇士断腕的决心,需要自上而下作表率。院机关各部门、广大干部职工,要勇作全院科技体制改革的表率,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任务。
三、把握和处理好几个关系,稳妥高效推进机关科研管理改革各项工作
任何一种改革和机关管理方式都不会尽善尽美,机关同志会有一定的适应期,研究所的同志也会有一定的适应期。例如如何加强学科建设,如何加强三个业务局之间的工作衔接和配合等,我们已经有一些考虑和部署,例如建立院层面的委员会等。要看改革的大方向是否正确,如果方向对头,细节可以在工作中不断完善。我们需要改变思维定势,每位同志更要牢固树立全局观念、大局意识,积极妥善处理各种关系,尽快转变角色,高效完成各项工作:
要处理好局部和全局的关系。机构的改革和调整,必然牵涉到职能、人员、岗位的变动。要顺利完成机构改革任务,需要各部门的共同努力,需要每一位机关干部和职工的大力支持。要坚决贯彻落实院党组决策,正确处理部门与全局、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个人意愿和组织需要的关系,自觉服从组织安排。要切实做到讲党性、顾大局,确保政治稳定、人心不散、工作不断、秩序不乱。
要处理好改革与发展的关系。要毫不动摇地推进改革、加快改革步伐,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要更加注重推进发展,已启动的先导专项、一三五规划、大科学工程等重点工作,要坚持不懈地照常推进。要注意过渡时期重点工作不断线、不松懈。努力做到以改革促进发展,以持续发展保障改革的深化和实效。
要处理好岗位和事业的关系。改革为艰、事业为重。新组建的局领导班子要从全院改革发展的大局出发,迅速进入状态,转变岗位角色,抓紧理清思路,切实做好职能划转、人员定岗、工作交接和办公用房调整等工作,确保新的机构能够以新风貌、新气象尽快高效运转起来,力争无缝衔接。工作变动的同志到新岗位后,要尽快熟悉情况,开拓进取,勤奋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
在这次机关改革与调整中,由于工作需要,结合组织安排与个人意愿,有的同志在机关轮岗,有的同志离开机关去基层任职,有的同志转成非领导职务,他们在原来的岗位上为院所改革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我建议大家以掌声对他们表示衷心感谢!这几天,我们反复沟通,多次恳谈,同志们都表达了坚决拥护院党组决定的积极态度,表现了科学院机关人的高尚品格和大局意识。多年来,大家为我院发展呕心沥血、负重拼搏,发挥了中流砥柱的重要作用。同志们又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做出了新的贡献,我代表院党组向全体机关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
这里我也想再强调一下,这次部门调整和人员调动的目的是深化科研管理改革,优化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效能。院党组希望在保证实现组织意图的同时,想方设法尽可能保障好每位职工的合法权益,首先是确保每位在聘人员都有岗位;同时机关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各局职能变化和个人的工作情况,进行了认真地分析,尽可能使发生变动的同志在新的岗位上能有更好的舞台并发挥潜能。请大家更加关心机关的改革发展,共同努力,把机关建设成让大家充分施展才干、令我们心情舒畅的大家庭。
同志们,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触及利益比触动灵魂更难”。我相信,在这次机关改革中,顾全大局、积极工作的同志一定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大成绩,同时自己也会不断进步。面向时代的新发展、国家的新要求、人民的新期望,让我们从改变自身做起,用改革的催化剂点燃创新的热情,着力建造一支科研管理的“梦之队”,翻开崭新一页,创造新的辉煌,共同为完成“创新2020”目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助力实现“中国梦”而扎实奋斗。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