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文龙会见日本核聚变研究所所长小森彰夫一行
6月3日,詹文龙副院长在京会见了日本核聚变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Fusion Sciences, NIFS)所长小森彰夫率领的访华团一行。
詹文龙副院长首先对代表团的来访表示欢迎。他说,长期以来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在核聚变领域的研究方面与NIFS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自2000年以来,在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和我院的共同支持下,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与NIFS分别作为中日双方牵头单位发起了“中日核聚变研究大学群合作项目”(Core-university Program on Plasma and Nuclear Fusion,简称CUP),开展了为期十年的交流与合作。中日两国有60多个大学和研究所共同参与了这个项目,日本学术振兴会提供了资金支持,取得了丰硕成果。他还表示,中国政府现在也很重视核聚变超导领域的研究,日本也已建成了核聚变超导装置,希望今后在该领域能进一步推动与日本的交流与合作。
小森彰夫所长对詹文龙副院长百忙之中接见代表团表示感谢并介绍了NIFS的总体情况。他表示,中日双方在共同开展CUP项目的过程中,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为此,日方对中国科学院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说,核聚变是目前最尖端的技术之一,需要多国共同努力,希望今后继续加强与中国科学院的合作。
之后,双方还就今后进一步开展交流与合作等交换了意见。
随团来访的还有“中日核聚变大学群”项目日方负责人东井和夫教授、日本学术振兴(JSPS)北京代表处所长福西浩等。国际合作局副局长邱华盛、合肥物质科学院等离子体研究所王孔嘉研究员、胡立群研究员等出席了会见。
中国科学院-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等离子体与核聚变重点大学群项目(Core-university Program on Plasma and Nuclear Fusion,简称CUP)是2000年10月朱镕基总理率团访问日本期间,我院国际合作局和日本学术振兴会代表共同签署的为期十年的合作项目,被列入中日两国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项目。
项目自2001年4月正式开始实施,由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和日本核融合科学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Fusion Science)牵头,以两所为核心,中日60多个大学和研究机构参加了本项目,在等离子体稳态运行、等离子体加热与诊断、数据采集和处理、等离子体与器壁相互作用、等离子体理论与数值模拟、聚变堆概念设计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合作研究,采用切实有效的交流和合作形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6年3月,日本学术振兴会对项目进行期中评估,被评为A级,又获得第二个五年的资助。
迄今近十年来,双方学者频繁互访,交流规模达1万2千多人天的互访,共同举办了20多个研讨会,双方科学家共同发表1300多篇论文,其中有一些合作论文发表在《自然》、《物理快报》等重要刊物上。19位中国青年学者通过本项目资助在日本获得博士学位并回国服务,对中日聚变青年人才的培养和合作交流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2011年3月CUP项目将结束,JSPS将对本项目进行期终评估。今年6月1-2日,中日牵头单位在中国举行了协调会,总结近10年CUP的研究成果,讨论CUP项目结束后的未来合作计划。双方已达成共识,将继续开展这种成果丰富、合作友好、基础优越的合作。
目前世界上所有已运行的稳态超导托卡马克均集中在中日韩三国,而且中日韩在超导和稳态运行等领域技术世界领先、优势互补,中日双方学者希望能继续开展该项目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