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共建“二十一世纪中国首都圈环境绿化示范基地”项目总结会举行
2010年8月7日,正值中日共建“二十一世纪中国首都圈环境绿化示范基地”项目实施10周年之际,中科院国际合作局和河北省林业局、丰宁满族自治县政府、遗传与发育生物学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的负责人以及项目组科技人员等四十多人在丰宁举行了总结会。
会议由河北省林业局副局长葛会波主持。
刘海平副县长对10年来项目取得的成果作了总结。他说:中日共建“二十一世纪中国首都圈环境绿化示范基地”项目建设10年来取得了丰硕成果,共治理沙化土地2888公顷,治理沙丘100公顷,带动了项目区畜牧、中草药和经济林生产,发展了一批专业示范户。该项目在沙地绿化、环境改善、农民致富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仅成为张承地区治沙的成功范例,也为首都圈防沙治沙工程的持续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同时也为北京举办绿色奥运做出了贡献。项目实施极大地宣传了环保理念,在项目区民众中产生了很大影响,增强了百姓环境意识。同时项目实施见证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宣传了中国人民爱绿植绿的意识,提升了中国环境建设形象。项目阶段成果在2005年日本爱知县世界博览会展出,给世界提供了一个认识中国环境建设的窗口,日方志愿者近千人多次来丰宁参加植树活动,增进了中日民间交流,加深了两国人民的友谊。
项目实施期间,国家领导人曾视察项目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为该项目致信祝贺并亲笔题词。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等中外众多媒体均做了大量报道。由丰田汽车公司援建的“21世纪中国首都圈环境绿化交流中心”大楼成为当地林业部门在华北干旱地区推广农业和环保技术、培训新型农民和农业科技人员以及发展中国家环保技术人员的基地,也成为中日10年合作成果的窗口和向青少年宣传环保和科普的基地。
中科院国际合作局副局长邱华盛指出:这项长达10年的国际合作项目由中日四方共同组织实施,由当地政府和民众积极配合,科研单位提供技术支撑保障,在中日志愿者共同参与下顺利完成。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了中科院和河北省的院省合作关系,也推进了中科院科研成果的转化。依托该项目的多项科研成果中有两项获得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项目实施过程中,中科院专家应用了大量的先进沙漠化防治技术,从技术上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完成。项目的成功与科学家多年扎根沙区的奉献精神以及与丰宁人民不畏艰苦的精神密不可分。项目实施过程中,还培训了大批一线工程技术人员,丰宁县领导和林业部门以及中科院的专家多批次赴日本参观学习,了解了发达国家的先进的环保理念和技术,开阔了视野,提高了技术素质,为防沙治沙保护环境事业培养了人才。
遗传与发育生物学所副所长介绍不有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推进了中国科学院科研成果的转化;马七军和项目首席专家张万军研究员和冯学瓒副研究员详细汇报了10年来的科研情况。项目实施期间,中科院专家进行了大量的生态效益监测与生态环境评价(包括进行气象监测、植被调查、水位土壤监测),建立包括沙区植树绿化技术、活动沙地沙障固沙绿化技术、经济植物的种植与防风固沙技术、围栏封育促进植被恢复技术、沙地土壤改良促进植被恢复技术、生物结皮固沙技术、经济生态型防护林的管理技术、牧草管理技术等一系列沙地治理技术。通过不同技术的示范与推广,使当地沙化土地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在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基础上通过种植经济林种、发展中草药种植、发展奶牛养殖业等促进了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改善了区域内的交通、饮水、电力、通讯、教育以及卫生医疗等条件。
河北省林业局葛会波副局长及丰宁县政府领导同志对中科院国际合作局及遗传与发育生物学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为项目所做的贡献表示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