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大利亚大学教授徐浩兰访问合肥研究院固体所
3月9日,南澳大利亚大学教授徐浩兰应微纳技术与器件研究室邀请访问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并作了题为《微乳液辅助合成的微纳功能材料及其性能研究》的学术报告,研究员李越主持了学术报告会。
报告中,徐浩兰以科学家们两百年前对油水界面的宏观了解作为导入点,循序渐进地引入报告的主题。介绍了一种特殊油水界面性质的研究,同时展示了微乳液在特殊空心结构材料合成及非均相表面修饰等方面的应用。徐浩兰课题组以Cu2O作为模板,在其表面进行Pd、Pt、Ag、Au的电置换反应,制备出金属开口空心球(colloidosomes),该开口空心球结构的催化效率是完全空心球结构的四倍。此外,当Cu2O分子表面被油分子部分包覆时,可以实现金属在表面的选择性生长或HCl的选择性刻蚀。利用微乳液法,徐浩兰发展了一种在室温下利用CuO的光热效应促进CO转化的光催化方法,且CuO空心球表面具有的复杂结构会使其光热效应更明显。徐浩兰的讲解清晰全面、生动有趣。会后,大家就自己感兴趣问题与徐浩兰进行了热烈地交流讨论。
徐浩兰,南澳大利亚大学,未来工业研究所(Future Industries Institute),特聘研究员。2008年于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2009-2010年作为洪堡学者在德国马普胶体界面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1年加入南澳大利亚大学,并于2012年获得澳大利亚国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资助,开始独立从事科研工作。2015年获得南澳大学Foundation Fellowship基金资助加入未来工业研究所。目前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油水界面、乳液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及其应用;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和应用;光热材料的制备和应用等。已在发表论文50余篇,引用超过3000余次。现任Scientific Reports(Nature Publishing Group)杂志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