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研究员卢芳、张玉刚访问合肥研究院固体所
8月28日,应微纳技术与器件研究室邀请,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研究员卢芳和张玉刚访问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作了两场精彩的学术报告,并同与会科研人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地探讨。
卢芳作了题为《特定形貌纳米颗粒的合成、性能及自组装研究》(Shaped Nanoparticles: Synthesis, Properties, and Self-assembly)的报告。形貌纳米颗粒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尺寸均匀、表面洁净的贵金属纳米颗粒(Au NPs)在催化和自组装领域有其独特的优势。卢芳课题组在银离子、氯化氢和表面活性剂氯化十六烷吡啶的共同作用下,合成了截角双棱镜金纳米颗粒(Au TDP NPs),暴露面为高能面{310},而且表面清洁度高、晶面无缺陷、催化活性强。另外,通过在Au TDP模板上沉积铂原子,他们第一次合成了暴露面为{310}的铂纳米晶体,其催化活性远高于铂纳米颗粒。在Au NPs催化氧气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研究中发现,只有暴露面为{100}或富含{100}的Au NPs能够促进4电子氧还原反应,其他Au NPs只能催化2电子氧还原反应。
张玉刚作了题为《用散射法揭示超晶格纳米粒子的组装和相变》(Revealing Assembly and Transformations of Nanoparticle Superlattices with Scattering Methods)的报告。DNA中A-T、C-G键的键合一一对应,因此DNA修饰的Au NPs能够实现自组装。但DNA干燥之后结构会发生改变,要研究DNA的长度、软硬、延展性对自组装结构的影响,就需要在水环境中检测,同步辐射线站上的小角X射线衍射(SAXS)可以作液体的衍射。张玉刚课题组通过SAXS衍射分析发现DNA修饰的Au NPs能够动态自组装,随着DNA长度的增加,立方体Au NPs自组装结构从简单立方机构转变为体心立方结构。另外张玉刚详细介绍了基于同步辐射的X射线相关光谱法(XPCS)和SAXS的一些数据分析方法。
卢芳,博士,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功能性纳米材料中心研究员,在Nature Communication, Nature Nanotechnolgoy, JACS, PRL, ACS Nano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主要研究方向:纳米颗粒的可控合成及表面修饰;DNA驱动的纳米颗粒组装技术;小角X射线衍射;纳米结构的电镜表征。
张玉刚,博士,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同步辐射光源NSLS-II)研究员,从事胶体合成及其在流体中的动力学行为和三维超晶格组装等方面的研究,在Nature Mater., Nature Nanotech, Nature Comm., Phys. Rev. Lett., Nano Lett., J. Am. Chem Soc.等刊物上发表了系列论文,在基于同步辐射的XPCS、SAXS等方面有丰富的工作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