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 中国科学院 / 局内平台 /
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
  • 局内平台
  • /
  • 中国科学院
  • /
  • EN
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
  • 首 页
  • |
  • 组织机构
    • 部门职责
    • 现任领导
    • 机构设置
  • |
  • 工作动态
  • |
  • 政策法规
  • |
  • 创新文化
  • |
  • 工作指南
    • 护照签证
    • 领事服务
    • 外国人来华
  • |
  • Working with CAS
    • CAS NEWSLETTER
    • SCIENCE STORY
    • PROJECT INFORMATION
    • WATCH THIS
    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交流动态

第19届“地球动力学与固体潮”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

来源: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时间:2021年06月30日   

  6月23日至26日,由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承办的第19届“地球动力学与固体潮”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会议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3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192位参加在线视频会议,其中包括来自法国、德国、意大利、美国、日本、比利时等26个国家的100余位外籍专家学者;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天文台、武汉大学、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等代表在不同会场参加了现场会议。

  “地球动力学与固体潮”国际学术研讨会是国际大地测量协会(IAG)旗下的系列会议之一,1949年首次举办。第19届“地球动力学与固体潮”国际学术研讨会是该系列会议继1993年后第二次在中国举办。本届会议议题涉及固体地球的潮汐与非潮汐负荷效应、地球动力学与地震周期、地球自转变化、时变重力场与质量分布、地下流体监测及新技术与软件开发等六个专题领域。

  中科院院士、国际地球动力学与固体潮委员会委员、大会地方组织委员会主席孙和平主持会议。精密测量院院长罗志强介绍了精密测量院历史沿革、学科分类等基本情况。国际大地测量协会名誉主席Harald Schuh,中科院院士、会议科学组织委员会主席许厚泽,会议科学组织委员会副主席、意大利地球物理学家Carla Braitenberg分别致辞。

  会议共安排4位专家做特邀报告,31位专家做专题学术报告,50位专家做张贴报告。分享了会议六个专题领域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与成果。特邀报告环节,德国地球科学研究中心教授Harald Schuh介绍了空间大地测量在地球动力学中的研究进展;意大利Trieste大学教授Carla Braitenberg展望了未来地球系统质量迁移研究和地球重力卫星任务涉及的地球物理需求;孙和平介绍了我国高精度重力观测网络以及在重力潮汐与地球动力学领域取得的最新进展;法国Strasbourg大学教授Séverine Rosat介绍了从地震周期到地核运动等地球内部动力学现象的重力检测成果。

  本届会议为三位在固体潮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颁发了国际固体潮研究领域的最高荣誉奖Paul Melchior奖,美国圣路易斯大学教授David Crossly、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教授Gerhard Jentzsch和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教授Walter Zürn分别获得这一奖项。

  会议还将安排在两个国际期刊Pure and Applied Geophysics和Geodesy and Geodynamics出版论文专集。

  本次会议得到了中科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

研讨会主会场

附件:

地 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 编:100864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网站标识码bm48000032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地 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 编:100864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