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 中国科学院 / 局内平台 /
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
  • 局内平台
  • /
  • 中国科学院
  • /
  • EN
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
  • 首 页
  • |
  • 组织机构
    • 部门职责
    • 现任领导
    • 机构设置
  • |
  • 工作动态
  • |
  • 政策法规
  • |
  • 创新文化
  • |
  • 工作指南
    • 护照签证
    • 领事服务
    • 外国人来华
  • |
  • Working with CAS
    • CAS NEWSLETTER
    • SCIENCE STORY
    • PROJECT INFORMATION
    • WATCH THIS
    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交流动态

电工所等共同主办第四届国际等离子体和能源转化前沿论坛

来源:电工研究所   时间:2022年12月02日   
  11月26日至27日,由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华南理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共同主办的第四届国际等离子体和能源转化前沿论坛举办。论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

  论坛上,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秘书长韩毅、电工所副所长宋涛、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院长唐文虎、南京工业大学电气工程与控制科学学院院长方志、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副主任刘新分别致辞。

  主旨报告环节,论坛邀请5位专家作大会报告。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Richard Wirz的报告主要探索了等离子体与复杂结构材料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在空间推进和聚变能的应用。日本国家先进工业科学技术研究所教授KIM提出等离子体是新兴的"Power-to-X"技术,详细介绍了火花放电等离子体绿色、可持续氧化固氮的新成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夏维东针对“双碳”目标下工业需求,分析了热等离子体在喷煤和制备乙炔等应用的关键技术和科学问题。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Xiaolei Fan重点阐述了依据等离子体特性理性设计用于高效碳转化催化剂的新理念。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教授Bogaerts分享了等离子体驱动CO2、CH4、N2气体转化的实验及多尺度仿真方面的最新成果。

  论坛设4个分会场,98位研究人员作报告,内容包括等高电压与放电、等离子体基本过程、诊断与模拟,等离子体与氢能、碳循环和催化,等离子体固氮、清洁燃烧技术以及等离子体与表界面相互作用过程,等离子体催化与储能材料制备与改性以及其他等离子体和能源转化技术的最新进展。 

  500余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 

附件:

地 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 编:100864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网站标识码bm48000032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地 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 编:100864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