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 中国科学院 / 局内平台 /
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
  • 局内平台
  • /
  • 中国科学院
  • /
  • EN
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
  • 首 页
  • |
  • 组织机构
    • 部门职责
    • 现任领导
    • 机构设置
  • |
  • 工作动态
  • |
  • 政策法规
  • |
  • 创新文化
  • |
  • 工作指南
    • 护照签证
    • 领事服务
    • 外国人来华
  • |
  • Working with CAS
    • CAS NEWSLETTER
    • SCIENCE STORY
    • PROJECT INFORMATION
    • WATCH THIS
    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交流动态

第一届国际季节性储热大会举行

来源:电工研究所   时间:2022年12月28日   
近日,第一届国际季节性储热大会在线上举行。

大会由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和丹麦技术大学联合主办,国家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承办。电工所研究员王志峰担任大会主席,丹麦技术大学教授樊建华担任共同主席。

会上,中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局副局长陈海生、电工所所长李耀华致开幕词。

大会主旨报告环节,共邀请6位专家作大会报告。王志峰介绍了电工所在太阳能跨季节储热技术领域的相关工作,基于系统4年多的连续运行数据,验证了季节性储热核心技术的可靠性、适用性和先进性。丹麦技术大学太阳能研究所所长Simon Furbo系统阐述了丹麦太阳能区域供热发展状况及驱动因素,并对丹麦70余座热站运行数据进行了全面分析。樊建华和法国NewHeat集团代表分享了季节性储热水体仿真以及国际能源署储能技术合作计划任务39(IEA ES task39)“适应于区域供热的大规模储热技术研究”的任务部署及最新研究进展。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付林介绍了基于低品位热能利用的北方城镇低碳供热模式以及季节性储热在未来低碳城市建设中的战略作用。日出东方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代表结合十余年来的工程实践,对各类大容量长周期储热装置性能及工艺进行了系统介绍。

学术交流环节,来自电工所、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丹麦技术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单位的11位中青年学者,围绕季节性水体储热、土壤储热系统长期充放热过程数值仿真、季节性储热与热泵耦合系统分析与优化、季节性储热系统技术经济性、承重型顶盖结构与力学性能、防渗材料老化与力学性能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深入交流。

来自丹麦、法国、奥地利等国家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大会,大会在线人员达2300余人。

附件:

地 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 编:100864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网站标识码bm48000032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地 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 编:100864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