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工生所等举办第三期工业合成生物技术国际培训班
12月12日至23日,第三期工业合成生物技术国际培训班在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举办。本期培训班由天津工生所、“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南方科技促进可持续发展委员会(COMSATS)主办,COMSATS工业生物技术联合中心承办。培训班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开班仪式上,天津工生所副所长孙际宾、ANSO秘书处执行主任曹京华、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司有关负责人、COMSATS执行主任Mohammad Nafees Zakaria分别致辞。
培训班围绕工业合成生物技术理论、实践和应用展开。孙际宾在题为“工业合成生物学概述”的主旨报告中,从工业生物技术和合成生物学的内涵讲起,通过具体案例阐释了工业合成生物技术对支撑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发挥的作用。英国帝国理工学院讲师Rodrigo Ledesma-Amaro,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刘永鑫,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郑艳宁,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钟超,微生物所研究员于波,南京工业大学教授信丰学,天津工生所研究员朱敦明、刘涛、朱之光等18位专家学者通过专题报告分别介绍了生物医药、生物农业、未来食品、生物化工、生物基材料及生物能源等方面的最新进展。10余位科研人员演示讲授了自动化基因组编辑、系统生物技术、代谢途径设计、蛋白质结构解析、智能发酵等共性技术。本次培训班还新增了产业课程,天津达文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侯征、中科天禾(天津)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尉迟之光受邀向学员分享了创新创业经验,并介绍了合成生物技术在相关行业的应用情况和市场前景。
培训班还组织学员“云端”参观了天津工生所科技展厅、总体研究部、BIOINN生物制造众创空间和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核心研发基地。
来自埃及、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孟加拉等13个国家的近60位生物技术领域科研人员参加了此次培训。培训还进行了同步直播,累计近万人次在线观看。
本次培训班是继2019年、2021年两期培训班后举办的第三期工业合成生物技术国际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