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大科学装置系列研讨会暨中法科学日”活动在京举行
为推动中法两国在大科学装置领域的深度交流与对接,11月4日,由中国科学院与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中法大科学装置系列研讨会暨中法科学日”活动在北京举行。
活动前,中国科学院院长侯建国会见了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主席兼首席执行官Antoine Petit,双方围绕大科学装置的建设和运行管理,以及鼓励青年科学家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等进行了深入交流。
活动当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赤飚、Antoine Petit、北京市怀柔区副区长兰雄景出席开幕式。来自中法两国的科学家、科研机构和高校科研人员以及政府代表等300余人参加活动。
丁赤飚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是中国科学院最重要的全球合作伙伴之一。近年来在高层战略对话机制引领下,双方共同实施了多项重大科技合作项目,进一步强化了粒子物理、基础数学、应用数学、生物多样性、化学、开放科学和海洋科学等重点领域的合作。希望中国科学院与包括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在内的法国合作伙伴,不断拓展合作深度和广度,促进两国科学机构之间的互鉴交流,共同打造中法科技合作的新增长点。
Antoine Petit在致辞中回顾了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与中国科学院近五十年的合作历程,对双方取得的合作成果和进展表示赞赏。他希望未来双方加强大科学装置的开放共享,鼓励青年科学家互访交流,发挥中法对促进全球科技合作的纽带和引领作用。
活动期间,中法科学家参观了中国科学院国际交流计划法国专题展、科学世界中的女性力量——中法女科研工作者肖像展,围绕粒子物理、生物医学影像、大气化学等领域大科学装置研发应用和开放共享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科研人员还实地探访了怀柔科学城新质生产力创造中心、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强磁场核磁共振实验站和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共同探讨在装置共建共享、联合研究、人才培养等领域深化合作。
中国科学院科技基础能力局、国际合作局相关负责人参加活动。
